闽西客家人的狂欢节

南来远过一千年,礼俗犹留三代前。

闽西是客家的祖籍地。历史上,客家先民历经了五次大迁徙,每一次辗转,都是一次寻觅梦里桃源的旅程。

或许,正是长达千年的迁徙漂泊,客家人对自身文化才更加坚持。

每至元宵,龙岩连城的客家人从各地回到家乡,参与他们的节庆。

不管是罗坊的走古事还是姑田的游大龙,都是为了家族的大团圆。

姑田游大龙

姑田游大龙起于明朝万历年间,有四百年的历史。

百年来,姑田人以当地大姓人家隔年轮流负责做龙头、游龙。姑田擎龙都是两姓、三姓合擎一条龙。这些合擎龙的姓氏之间的关系都很好,历来相安无事、如同兄弟一般。

每个家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做龙师傅,春节一过,就开始忙于抬竹、备龙板、扎龙。大龙制作工序相当复杂。其余同族中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。一般姓氏家族越大,龙身越长。基本上每年的龙身长度都在300——1000米不等。

每年游龙,许多在外地的姑田人便会回来,有的人因为亲戚有幸能够抬龙头、龙尾,便会送来锣鼓、十番乐队,沾点喜气。

大龙出游程序更是复杂。从祭拜龙头到龙头起驾、从接龙到出游、从“龙头出囊”到烧龙、以及乐队伴奏、镜炮齐鸣,一道一道,足见客家人祈愿之虔诚。

有趣的是,大龙出游时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漂亮,游龙结束时却是比谁家的龙身最破烂,这意味着谁家最吉利。

罗坊走古事

由于古时旱灾频繁,罗氏十四祖把流传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过来,祈求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兼兴民间娱乐活动,自此相传至今。

每年的正月十四、十五两天,可以说是罗坊最大的节日了。激烈的竞争则更是吸引了每房的成员从全国各地赶回家,有的从广东,有的从江西回来,为自己一房加油出力。

走古事以当地房族为单元,一族一棚,原有九大房族。后来因本乡宗族之间闹矛盾,到现在减为七棚。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选身体健壮、胆量大的十岁左右男童两名,按戏剧内容装扮,勾画脸谱,身着戏袍,一名扮主角,一名扮底座的护将。在抬夫抬着古事棚,分别进行陆上和水上的古事追逐。

遴选的风俗、古事棚的制法、装饰、以及赛制、地点,都保留了完整的古制。罗坊走古事的精彩程度却逐年上升,吸引了除了本村以外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一同参与狂欢。

节庆时分,万人空巷,热闹与疯狂程度堪比西班牙斗牛。

芷溪花灯

三百年芷溪是一个“千烟之村”,人物繁阜,富甲一方,先贤从苏州引进的花灯艺术,代代传承着“纸包火”的技艺。

当地人把游灯称作“出案”,各姓氏之间按年轮流,八年一循环。

每到新春,99盏火的花灯由琉璃杯装棕油点亮,通透澄莹,熠熠生辉,最多时达百余台花灯,一支花灯长队,首尾相接,明烛夜空,花团锦簇,穿巷走街,十分壮观。

近年来芷溪花灯重放异彩。或许,在商业时代,芷溪花灯是一首无可挽回的童谣。那就是在民宅祖先像前点燃的花灯,在青砖黑瓦的古巷穿梭的花灯,在人头攒动香烛明灭的庙宇朝拜的花灯,在黑暗原野春风中如流星疾行的花灯。

新泉烧炮

相传,过去新泉有一张姓经商者,从外地带回三尊铜塑的观音、定光、伏虎菩萨,尊为“三太祖师”,供奉在西村坪头山祠庙中。香火越来越旺,燃放的鞭炮也越来越多。

因此新泉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:以后每年轮流在各房族祠庙里供奉,定为正月十五出游,为了节省燃放鞭炮的时间便改成了烧炮。

正月十五凌晨,村民用轿抬着“三太祖师”,举着狮、豹、龙、凤旗,敲锣打鼓,自北村、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。所过之处犹如“巷战”,各家各户、各商铺店面门口已摆好素品香果、上香燃烛,放起万响连子炮、礼炮烟花,震耳欲聋,火光冲天,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。

三太祖师”返庙后,村民将鸡带到滚沸的温泉边拔毛清肠,然后回家煮鸡下酒,宴请亲友。温泉边数百人杀鸡场面蔚为奇观。

手记:

屏幕面前的你,

或许,你正好不容易挤进像沙丁鱼罐头的车厢;或许,你正坐在街边的小餐桌前,一边大口扒着快餐;或许,你正端坐在办公桌前,处理让你焦头烂额的工作……在城市奋斗的你,离开家乡,默默的吞下自己的方言,为了更好的生活谋生。

有人说,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,你在哪里站稳了,哪就是你的故乡。

我们也在迁徙,同客家人一样,为了追寻我们的桃花源而漂泊。

渐渐的陌生的城市变得熟悉,当我们越来越依赖城市的快捷和便利,我们也变得越来越空虚,越多人的聚会,我们只是沉默的低下头,然后默默的从口袋里掏出爪机。

每当佳节,归心似箭的人们把城市变成一座空城。

我们狂奔回家、走街串巷,满屋的韭菜饺子香气、小孩的打闹喊叫、老人手中精致的糕点小吃、被端上贡台的猪、羊、火红的春联和绚丽的烟火炮竹……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充实,似乎在那个时间地点,我们能够放下手机,敞开胸怀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在他们面前肆无忌惮的哭和笑。

因为乡情,是一种如何也无法割舍的情结。

我们也在迁徙,但我们不曾远离,所以不难理解客家文化没有消失在千年的迁徙路上,反之,凭着自己坚固的内核让雪球越滚越大。

2008年,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闽西客家人以古老的方式,让自己的文化扎根、发芽。

而我们,只不过以现代的方式,让你们看到最古老的客家文化和最淳朴的客家人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陈璐馨 » 闽西客家人的狂欢节

赞 (0) 打赏

评论 0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登陆 注册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